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滨州日报/滨州网邹平讯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,民族的希望。近年来,邹平市坚持聚焦问题短板,坚持需求导向,思路求新、措施求实、服务求深,创新实施“凌云护航”成长支持计划,开启邹平未保2.0时代,实现点上开花、线上结果、面上出彩。
树立“三全”新思路。聚焦服务主体狭窄、方式单一、过程短暂观念壁垒,一是服务对象全领域覆盖。以“未保中心-儿童督导员-儿童主任”县镇村三级未保队伍全面摸排为主体,以“困境儿童需要、未保中心吹哨、成员单位报到”个案调处主动发现为补充,在337名孤困儿童基础上,同时将困难学生、心智障碍、附条件不起诉以及受到侵害未成年人等400余名对象纳入帮扶范围,做到困境未成年人“一个也不能少”。二是服务内容全方位关爱。依托专业社工队伍,对近800名困境未成年人身心状态、生活状况、实际需求进行多维评估,个性定制成长档案,制定短期帮扶措施和长期关爱计划,关爱范围以安全保护、医疗康复、就学援助、监护支持为兜底,以情感关怀、心理健康、学业辅导、品德形塑为提升,以兴趣培养、社会参与、综合素质、资源衔接为拓展,实现由以往单一适度的“物质福利”向范围内普惠的“物质福利+服务福利+精神福利”转变。三是服务过程全周期支持。建立“3+1+N”工作机制,即帮扶过程涵盖成长、助学、就业三个阶段,每月对困境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或者班主任做一次沟通回访,了解帮扶对象的近期变化和实际表现,提供课业提升与压力排解、低保家庭高中生助学、青鸟驿站助力就业、成长导师职业规划引导等N多项特色服务选择。
强化“三化”硬措施。聚焦服务不精准、不专业、不持续问题,一是服务项目类别化。实施“益心向阳圆梦春蕾护成长”孤困儿童关爱计划,为330余名孤困儿童综合精准解需;实施“护学无忧”困难家庭学生助学计划,300余名困难家庭高中生上学经济压力得以缓解;实施“检润青禾”涉案未成年人矫正行动,10余名犯罪未成年人从早从小及时纠正,40余名受到侵害未成年人心理逐步恢复正常;实施“星星点灯”心智障碍未成年人回归计划,70余名孤独谱系及智力残疾未成年人整体状况有了明显好转;实施“水知道答案”家庭教育赋能计划,300余名特殊家庭中的未成年人懂得如何悦纳自我,家庭关系得以修复。二是服务平台融合化。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,建设“1+4+8+N”卫星式未保阵地,围绕1个未保中心,建设爱国主义、户外拓展、“哆咪屋”黄河文化、“少审法庭”法制教育等4处主题未保教育基地,打造8个儿童友好社区和N处儿童之家,具有庇护救助、联席探访、业务培训等基础功能,提供活动交流、展览展示、组织孵化等特色服务。启动未保智慧平台,受助对象信息数据全面覆盖、同步共享,同时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“一键式报告、一站式处理”的快捷精准帮助。开通未保服务专线,全天候全时段提供心理咨询、行为干预等服务。三是服务运行持续化。一方面,深化社会属性,以公益创投为手段,以项目申报——立项评审——组织实施——监督指导为路径,社工机构及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,确保项目高质量运行。另一方面,提升保障能力,用足政策资金、用活慈善基金、用好善款善物,联系爱心企业2家,定期捐赠生产商品,所卖款项直接用于困境未成年人支持项目。
提升“三力”优服务。聚焦服务力量不足、水平不高、品牌不优短板,一是志愿服务助力。成立“围巾爸妈”志愿服务协会,吸纳困难儿童晨曦服务队、残疾儿童绿丝带服务队、9958安全教育服务队、苔花开心理关怀服务队、向阳花公益法治服务队等志愿力量,开展心理康复、课业辅导、未保教育、红色研学等志愿服务活动共计100余场,开展预防校园暴力、未成年人保护法普及、未成年人食品及文化产品安全等公益讲座20余场,辐射困境未成年人3000余人次。二是社会组织赋力。提升行业门槛,在凌云护航计划实施中引入对社会组织及社工的评分考核机制,社会组织及社工在承接项目中通过亮成绩、展实效获得部门评价及群众满意测评,以倒逼机制促进社会工作行业优胜劣汰。加大社会工作行业本领提升力度,与青岛大学智库合作,带领优秀社工学习先进地区社会工作模式经验,开展业务知识培训10余场,进一步促进社会组织孵化、推动社工力量培育。三是未保品牌聚力。持续擦亮“护童成长‘邹’向未来”邹平未保品牌,立体化打造各具特色的未保品牌矩阵,吸纳“爱心妈妈”“希望小屋”“家教讲师团”等各部门未保品牌,融合“铝谷兄弟”“鹤伴童行”“黄河少年”等镇街、社区未保特色服务品牌,扩大全市未保工作格局。